未知期刊(1986年)
羅文幾許風雨掙扎 沒有本錢再騷
兩年來,羅文在歌壇上的表現一片空白,那個時候他自資自導自演,全新搞舞台劇「柳毅傳書」。
「柳毅傳書」本來就沒有為羅文帶來進賬,反而搞這個東西浪費了他兩年時間,不賺也變了蝕大本了,然而羅文不曾言悔,這是他人生的目標,他活著的目的。
生活對羅文來說,就是工作。
幾許風雨感性流露
所以工作一定要做好,才會對自己有交代,他對柳「柳毅傳書」充滿希望,盼望著有一天,能把「柳」劇帶上百老匯,給那些鬼佬「驚艷」一下。
去年整一年的時間,他到外地登台,來個財庫大入血,補回「柳毅傳書」的嚴重虧蝕。
然後,待一切都靜下來了,他便專心錄音,就是這首「幾許風雨」。
上「勁歌金曲」領取最高榮譽大獎的時候,很自然地,他選唱了這首歌曲,他並非博這個機會宣傳他的新唱片,實際上,唱過了「幾許風雨」後,他立刻要求唱片公司延遲推出他的新碟,就是要避免人家講他博宣傳。
他唱「幾許風雨」,只因為這首歌適當地表露了他當時的心情,「幾許風雨」就如徐小鳳「順流、逆流」一樣,都是感性的作品,一種滄桑後的感覺,羅文說:這首歌不適合給新人唱,他們沒有那種經歷,唱了只給人刺耳的感覺。
形象歌路均有改變
在這張新唱片裡,羅文明顯地改變了很多。就以他一向愛扮靚、誇張的形象,也收斂了,由劉培基著手策劃,在唱片封套中的羅文,似反璞歸真般,清清爽爽,給予人一種親切自然的感覺。
針對他這個轉變,羅文發表了個人意見:「我喜歡目前這個形象,穿不穿靚衫都不重要,最重要是配合形象,人的思想會隨著年齡而改變,思想轉變,歌路便在變,歌路變了又有不同的形象。」
他做什麼事情,都是經過計劃,完全接著步驟做下去。
搞了舞台劇,他目前最大願望是建立一家大規模的影藝學院,裡面有舞台、戲院、排練室,學員們一起生活,一起排練,不用表演時,就專心上課,學生平日有生活津貼,完全無生活之憂,如此訓練,不久香港就有一批舞藝精英份子為港爭光了。
不過,那畢竟是羅文的夢想,因為,這個願望無三億元不能實現。
在羅文開始搞「白蛇傳」時,他就希望能建一間練舞室,方便那些需要利用到的舞蹈藝員,現在他的願望已經擴大,要成立一家一流的影藝學院,羅文得「勁歌金曲」這個榮譽大獎,是否激勵了他?
羅文這個娛樂份子,不僅娛人娛己,還會為娛者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