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事 概 要
一位見義勇為的書生柳毅,上京趕考途中,聽聞龍王之女婚後的不幸,主動幫她送信回家,向龍王父親求救。
這封書信歷經千辛萬苦方才送達,待得龍女被救回娘家,柳毅又面臨另一個難題:龍女夫婿因他送信而被火龍王殺死,雖然如今男未婚女未嫁,但是否能夠因此與龍女結為連理?
做好事不求報,捨私情全大義,柳毅與龍女,是否終能修成正果…
籌 備 與 排 練
1983年
七月決定演出《柳毅傳書》
九月選角
十二月歡樂滿東華折子戲〈柳毅傳書之洞房〉1984年
五月至八月排練
八月七日定妝照
八月二十五日選定書僮一角
九月至十月上演
十月五日於帝苑酒家慶功
十一月加演
表演即將開始,請大家就座
旁白:郭鋒先生(《柳毅傳書》女主角歐陽珮珊丈夫)
請向右滑標題>>
柳毅傳書新式舞台劇 台上傳香味唱腔也西化 九月廿日至十月四日在利舞台演出
舞台劇《柳毅傳書》已定於九月廿日至十月四日假香港利舞台演出十五場。羅文與歐陽珮珊分別飾演柳毅及龍王三公主,另外演員還有盧海鵬與吳業光。該劇由華星娛樂有限公司、耀榮娛樂有限公司及羅文製作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監製吳慧萍說,該劇除了為觀眾帶來官能上的刺激外,還帶給觀眾特殊的嗅覺和感覺,例如該劇演出時出現鮮花,觀眾可嗅到鮮花的香味;又如劇中有炎夏與寒冬,觀眾在座位上也會感受到熱與凍。吳慧萍還說,這個劇不單在台上演,也在台下演,演員會利用台下的空間,從台上演到台下。但因為利舞台場地有限,所以這個「活動演區」仍有侷限性。
另外服裝上也力求打破傳統,除了採用絲質的服裝外,還有膠製的戲服,這些服飾是在日本及法國買回來的,希望能盡量擺脫粵劇戲服的模式。
羅文說,這個劇不是純粵劇,所以除了在服裝上與粵劇不同外,唱腔也務求西化一些,不同傳統的粵曲唱腔。在這方面,歐陽珮珊感到最困難,因為她的唱腔太重粵曲味,不過經過練習現在已有改善,比以前好多了。
該劇五月份已開始排練,整個劇的工作人員非常努力,尤其是歐陽珮珊,在錄音和排舞上都相當落力。
《柳毅傳書》共八幕,有四十多首歌,全劇二個多小時,目前黃霑仍在修改劇本。這個劇製作費共二百多萬元,如演滿十五場,也只能做到不虧本。
記者問羅文可擔心票房收入?羅文說,他並不關心這個,好與不好也得要做的,如果顧慮這麼多,豈不沒人肯做。
在香港演出完畢,羅文很希望拉隊到外地公演,本來星洲有娛樂商斟介他們去演出,可是對方一聽到全劇幕前共六十人就卻步了。
剪報節選

羅文放棄開演唱會 今年致力搞舞台劇 宣布邀請歐陽珮珊演《柳毅傳書》
由於前年推出《白蛇傳》舞台劇獲圈內外人士一致讚許,所以羅文再接再厲,今年九月間又再推出第二套舞台劇《柳毅傳書》,並邀請歐陽珮珊演出,昨日《柳毅傳書》台前幕後會晤記者,向新聞界公布演出事宜。
《柳毅傳書》主要戲份集中在羅文(柳毅)的身上,而歐陽珮珊飾演之龍三公主與盧海鵬之錢塘君,只是配角而已,由於羅文在劇中相當吃重,故此他今次只專心演出,未有再參與劇中其他工作,因為今年演出《柳毅傳書》,故羅文今年開演唱會計畫已告取消。
另方面,歐陽珮珊昨日對記者表示,雖然在《柳毅傳書》佔戲很少,但她並不計較,因為她是抱著學習的心情來演出,同時她亦已知會無線,今年九月公演時,向公司請假演出。
近年歐陽珮珊事業蒸蒸日上,因此很多人擔心她的家庭事業是否可以共全,但她表示並不擔心,因為其丈夫郭鋒一直都鼓勵她演出,她相信,演出只會增加他們夫妻間感情。
剪報節選
羅文夢想多多 下月重演《柳毅傳書》
羅文投資及演出的舞台劇《柳毅傳書》舉行慶功宴,羅文在席上表示:《柳毅傳書》會再「斬四兩」,在十一月七日起再演五場。
羅文表示:這次演出《柳毅傳書》,使他更能滿足自己,在十一月七日才多演五場,主要是他們太辛苦,休息一段時間才能再演。同時利舞台的檔期又擠滿,所以決定在十一月才重演。羅文指出:由於製作《柳毅傳書》的投資很大,十一月加演的五場,門票全部售罄才能收支平衡,重演十部分內容亦會改善。
羅文透露:《柳毅傳書》是他今年的代表作,只可惜不能現場演唱,因本港尚未有一個場地,可以不用貼身無線咪,也能清晰收到聲音,所以羅文有一個夢想,若他有足夠的金錢,會自己擁有一間有上述設備的劇院,及一間完善的藝術學院。
羅文對於歐陽珮珊的合作感到非常愉快,而歐陽珮珊與汪明荃比較,則指汪明荃意見較多。羅文亦有意明年與歐陽珮珊合作,將《白蛇傳》再次演出,不過,首先要遷就歐陽珮珊在無線的工作。好像十一月重演《柳毅傳書》,也要多得王天林放人,歐陽珮珊不用拍劇集,才能如期重演。
羅文《柳毅傳書》剪報節選
1984-11-6
《柳毅傳書》在前天已經演完第十五場,由於口碑越來越好,觀眾紛紛要求加場,可惜利舞台排了西片上畫,而羅文亦準備拼命十五場後休息去也,所以會暫停一會才再度演出。
在演完第十五場之後,在掌聲之中,有人大叫:「柳毅連贏!」起初我莫名其妙,又不是跑馬,連贏什麼?原來是有故事的,而這個故事,就反映了香港文化。
《柳毅傳書》是個民間故事,柳毅是位書生的名字,傳書就是送一封信的意思,不簡單的是那封血書是龍王的女兒寫的,她身處異地窘境,要身為人類的柳毅把她的求救信送去水晶宮給她的龍王爸爸。柳毅既不會游泳,更不會潛水,信怎麼送呢?於是便展開了一連串的曲折離奇事了。
不過,很多人不曉得這個故事,馬迷賭精聽了,都問:「什麼?柳毅全輸?」幸而,柳毅不但不輸,反而連滿十五場,還有欲罷不能之勢,所以賭迷便又大叫「柳毅連贏」了。這不是香港文化是什麼?「傳書」他們叫「全輸」,加場他們叫「連贏」。羅文這回可以說得是有志者事竟成,起初他說要攪個豪華大製作的舞台劇,所有人都勸他無謂攪了,幾百萬的投資,怎麼賺得回來?不過羅文硬是要做,娛樂界的江湖奇俠張耀榮又拔刀相助,結果這台戲便攪成了,反應如此之好,大家也代他們開心。羅文這人你說他什麼都好,各有各的意見,但是他那一點堅毅,卻是無可置疑的,也是值得尊敬的。
剪報節選
讚羅文,唔係第一次。
今日呢次,亦肯定唔會係最後一次。
點解成日要讚佢呢?理由簡單過維他奶,只因羅文確實抵讚。
呢位仁弟,做嘢重投入過我。
如果唔係因為敬重尊重同睇重佢,我唔會編《柳毅》。寫《柳毅》,我寫咗成大半年,凡係我搵得到嘅柳毅劇本、小說、電影、連環圖、唱片,冚扮冷睇晒聽晒,然後諗完畢又諗,寫完又寫,改完再改,先至交卷。
寫《柳毅》,將雷坡送嘅最名貴原稿紙(名貴到我幾年都唔捨得用),幾千張用到剩一細疊。
如果以寫過嘅字數嚟計稿費,我諗我從來未收過咁低。
《柳毅》歌詞,有幾首,我諗到腦汁幾乎乾晒,先至肯定稿,個首主題曲〈不肯忘〉嘅歌詞技巧,有膽話有粵語歌詞歷史以來,冇人用過咁高嘅技術嚟寫二部合唱。
而且自問良心,自己確實好鍾意《柳毅》的各曲歌詞。好似歐陽珮珊唱嘅「雪似心中淚,千山染啼痕」之類,亦勉強算得上係有情有景。
因為想將呢套本來唔熱鬧嘅傳統戲,改得熱鬧,我同吳慧萍、顧嘉煇、鍾肇峰,加埋羅文排藝社班一流燈光同舞台特技人材,傾咗不知幾多晚,同開盡不知幾多會。
所以話,《柳毅》值回票價,自問冇誇張。
淨係睇盧海鵬,笑餐懵,就起碼值番你兩舊水啦。
我叫羅文:「喂!你成本都未收番,不如重演加票價啦!」
羅文碌大雙眼,鬧過嚟:「死咩!咁點得!點對得住第一次睇嘅觀眾呀?咁唔公道!」
蝕本都重咁有良心,你話羅文係唔係抵讚?
日前《柳毅》演最後一場,在下應羅文之邀,一起出場謝幕。
羅文《柳毅傳書》剪報節選
羅文「柳毅傳書」九月上演 余文詩歐陽珮珊 擇一出任女主角
(電視台消息)據可靠消息透露,羅文密鑼緊鼓籌備中的舞台劇「柳毅傳書」已定九月廿日至卅日假利舞台公演。
最令人注目的是,該舞台劇女主角人選屬誰。
據知,余文詩與歐陽珮珊已在秘密排舞中。如無特別變化,「柳毅傳書」女主必會在她們倆人身上擇優而定。
由於「柳毅傳書」萬事俱備,而且在短期內便要進行正式排戲工作,相信女主角人選很快便可正式揭盅。
另方面,又悉羅文為免得失任何一方面,加上兩人都是好戲之人,余文詩和歐陽珮珊都會受他重用,不愁被冷落。
因為羅文計劃在「柳毅傳書」公演之後,接著再公演「白蛇傳」。消息稱,「柳毅傳書」女主角以余文詩呼聲較高,因為「柳毅傳書」是以男角戲為主,余文詩欠缺舞台經驗,較合適演這齣舞台劇;至於歐陽珮珊,則有北派底子,由她取代汪明荃主演「白蛇傳」最為稱職。
究竟「柳毅傳書」女主角花落誰家?是余文詩抑或歐陽珮珊,仍屬未知之數,有待羅文正式公佈。
剪報節選
演 員 介 紹

書僮:陳安瑩
龍女近婢:何亦儀、王莉貞
金甲神:高翰文
眾妖姬:張毅璇、楊美珊、吳煥卿、張慧儀
暨排藝社舞蹈演員合力演出
當 日 實 況
1984年9月20日於利舞台開演
共計二十場
原定十五場:9月20日 – 10月4日
加開五場:11月7日-11日
每晚八時開始,連台滿座
羅文剪報節選、歐陽珮珊官方網站「感動留心間」提供
請向右滑標題>>
大紅花轎出場 頭套重如大石 歐陽珮珊初嚐歌劇苦樂 羅文羅家寶同屬師兄弟
清雅週刊
十九號,「柳毅傳書」作最後綵排,雖然是綵排,但和正式演出沒有分別,只不過是招待一些內部的人觀看而已!
由於是第一次正式的招待外界參觀,所有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都同樣顯得緊張而認真的對待之。
羅文一早便化好妝,同時坐在化妝間內休息,希望鬆弛一下神經,任何人也不得騷擾!
到正式上場,歐陽珮珊從戲院正門坐大紅花轎出場,這一招是羅文愛用的,也因為這樣出場,引起了一陣陣的熱烈反應!
歐陽珮珊的扮相甚美,所以用「風情萬種」、「漂亮動人」來形容她!
我曾經問過珮珊,她對這次的演出是否感到緊張,是否因為羅文曾與汪明荃合作而有了心理壓力。
她卻說:「我是一點也不緊張,而且也沒有拿自己和別人比較。」
「但你要演十五場之多?」我問。
「十五場還不是這樣的做?又不是每場不同,就算再演十五場也是一樣的啊。」她輕鬆的說。
但看完這一場正式綵排,我跑進化妝間和歐陽珮珊聊天。我再問她:「緊張吧?」
她笑著說:「開始的時候有點緊張,因為未坐過這樣的『花轎』,抬著我搖吓搖吓出場,真是有點緊張,不過後來也定下來了。」
劉培基一共為她設計了多個頭飾,最特別當然是那幾條龍,我看到她脫下來的頭飾,問珮珊:「重不重,吃力嗎?」
「重啊!你試用手拿起,看有幾重?」她指著那些頭套說道。
苦樂參半
我順手拿起一個,嘩!的確不輕鬆,每晚都要套著這些甚有份量的頭透,珮珊還要作「風情飄逸」狀,真難為她了。
不過她說:「這些設計是很好看,就算辛苦一些也是要穿戴的。」
劉培基也衝著我,問我他的設計怎樣?
說老實話,他的服裝頭飾設計,還有陳俊豪的布景道具其都夠精彩的了,曾經問過很多看過這次演出的人都有這樣的意見,更有行內人說:「羅文是進步了很多,這一齣『柳毅』比以前的『白蛇傳』更好,例如他的水袖,手段都已經有了進步。」
羅文一再表示如果經過兩年都沒有進步,他是寧可不演的。還有一場他翻山越嶺去傳書那一段,施展了渾身解數,又打翻落下一字馬,又跳又唱,看他斗大的汗不斷地流,迷姐迷哥都心疼他,但一連要演出十五場,而且還準備要加場,那需要付出更大的體力去應付的。
為了隆重其事,羅文還特地邀請演「柳毅」甚有經驗的羅家寶從廣州來港看他的演出。
鍛鍊身體
其實羅文和羅家寶甚有淵源,小時候在廣州,羅文曾隨姑姐到羅家,姑姐有意特地安排這幾歲的小子入戲行,故此先讓他在羅家寶父親面前唱一段,羅父稱羅文的嗓子好,會有前途的,於是小小羅文便跟著羅父學習,之後又跟羅家寶一起學做手學身段,卻因為環境變遷,羅文來了香港,到羅家寶來港演出,他們才有機會再次共敘。與亦是因為羅家寶來港演出「柳毅傳書」,才引起羅文對「柳毅」垂青,今番羅家寶再次來港,又是為了「柳毅」,看來他們與這位「龍三公主」的女婿甚有「感情」呢!
為了這次的演出,羅文不斷的強迫自己早睡早起,還要迫自己去跑步健身,因為一場的演出已花了很大的體力,為補充體力,他還要吃些補氣的人蔘,保重身體猶如孝順他的影迷和觀眾。
排期不易
年前,羅文和汪明荃、米雪演「白蛇傳」,早已引起外地觀眾的注意,不少地方邀請他們「拉箱」前往,但是,演員如汪明荃、米雪都是忙人,加上很多舞蹈演員本身都有工作的,故此,排期便成了阻礙,這是羅文至今仍念念不忘的。
兩年後,「柳毅傳書」面世,早聽說有很多地方邀請他們去演出的了。
問羅文究竟會不會答應去外地演出?
羅文說:「現在香港還未演完,我怎能回答,因為很多問題要待解決的,譬如珮珊的期,譬如安排全個演出數十人的事宜,總之此刻未能回答你。」
但聽說加拿大方面力邀他們前往,還有東南亞各地及中國內地都有意請「柳毅傳書」在彼邦演出!
若然能成行,這將是香港娛樂圈的盛事,因為一向除了粵劇界或者歌星出外登台之外,歌舞劇還未聽說有出外演出的紀錄,倒希望羅文能夠在這方面有所突破。
羅文笑著說:「我要先好好的向香港的觀眾交代過之後再算。」
爽兒(作者為羅文少時好友,資深媒體人)
羅文《柳毅傳書》剪報節選
感於羅文不斷請教熱誠 羅家寶來港看柳毅傳書
1984-09-21 晶報
粵劇名伶羅家寶,昨日下午突然出現於利舞台,參觀「柳毅傳書」的綵排工作。
「柳毅傳書」本是羅家寶的首本劇目,他此趟來港亦是應羅文之邀,專程來看此劇。羅文在籌備演出此劇期間,曾把劇本交給羅家寶過目,他看過後亦認為劇本修改得不錯。另外,羅文又把他與歐陽珮珊在「歡樂滿東華」演出的一場「柳毅傳書」之「洞房」折子戲錄影帶寄給他看,羅家寶的觀感是他們在唱做兩方面都很好。
曾在廣州看過羅家寶與白雪紅演出「柳毅傳書」,羅文才特別邀請他來港提供意見。本來羅文是希望羅家寶在本月十五日來港的,但因簽證問題,故他延至昨日才抵港。
看過羅文與珮珊在綵排時所演的一幕「迎龍女」,羅家寶認為很有新意,頭飾與布景很特別,他們亦演得不錯,但由於仍為著到全劇,故他亦不能提供進一步的意見。
羅家寶又稱:他覺得粵劇與歌舞劇,基本上乃萬水同源,兩者均是舞台表演,只不過粵劇是戲曲,著重於唱演,而歌舞劇則偏重於動作及舞蹈方面。
抵港後,羅家寶曾與白雪仙聯絡。他此來將留港一星期,廿六日便會返穗,因廿七日他要在廣州演粵劇「袁崇煥」,這個劇目將是廣東省藝術節的項目之一。
他此趟除為欣賞羅文演出而來外,也會順道與聯藝娛樂公司聯絡,商討廣東粵劇團於明年三月來港演出的事宜。屆時來港的名伶,除了羅家寶本人外,還有林小群、郎中玉、白超紅及白雪紅。而所演的劇目則有《袁崇煥》、《洛神》及《再進沈園》。
羅家寶又稱:廣東粵劇團來港將在新光及百麗殿演出,他們更希望能在利舞台公演,不過此事仍有待磋商。
週末日夜綵排 珮珊已有倦意 羅文正在考慮加演五場
羅文與歐陽珮珊主演之舞台劇「柳毅傳書」,昨晚開始公演,昨日下午,羅文與參加此劇的演出者齊在利舞台門前為一條「火龍」點睛,祈求演出順利。
在正式演出前,羅文等先於下午做綵排,他與歐陽珮珊均異口同聲說沒有心理壓力,珮珊更謂,她一直提醒自己要露出成功的笑容,不要給自己有壓力,以免影響演出情緒。
珮珊更笑稱:她已把自己當正是龍女,想著她很愛羅文。
近這個星期,此劇幾乎是日夜地綵排,並且鄭重其事,每次綵排都要求像正式演出般,所有演員都以整齊裝束上陣,所以在正式演出之前,珮珊已有倦意,加上她的頭飾非常重,壓得她頭也昏了。
最近郭鋒在電視台的工作亦很忙,故此兩夫婦見面的時間也少了。
「柳毅傳書」的十場門券,經已售罄,華星曾要求羅文加演五場,目前羅文仍為此而考慮,他仍希望演過一兩場後,看觀眾反應如何,才決定加場的事。在此劇演出完畢後,羅文有意返廣州休息。
羅文《柳毅傳書》剪報節選
看羅文演柳毅
上月二十日,羅文先生和華聲公司通過新華社香港分社,邀請我到香港觀看他主演的歌舞劇《柳毅傳書》,我在香港逗留了六天,會見了很多粵劇的老前輩和同行,特別是看了歌舞劇《柳毅傳書》後,使我思想上受到很大鼓舞和啟發,深深認識到不論任何藝術如果沒有改革和創新,是沒有生命力的,在這裡我想談一點這次訪港的感想。
九月二十日我從廣州乘八點四十五分的直通車赴港,十一點廿五分抵達九龍紅磡火車站,來接車的羅家英、李寶瑩、葉紹德(粵劇編劇)和一位華僑日報的記者已在車站等候,新華社還派了吳壽南先生告訴我,羅文因為下午要綵排和開記者招待會不能來,請他代向我致歉。並請我下午兩點一定要趕到利舞台戲院看他的綵排和參加記者招待會。
我們吃完午飯,我的兩位朋友便開車送我到利舞台,在化粧間會見了羅文,他已化好妝和穿上服裝,他介紹我認識華聲公司的經理張耀榮先生,和演龍女的歐陽珮珊小姐,另外還有的盧海鵬和吳業光,我們已是老相識了。
綵排開始,他們在舞台中擺了一張長桌,桌上放了香案,從經理制演職員工,每人都要在香案上燒一炷香行禮。行禮後全班出到利舞台門口,由羅文親自為一條道具龍「點睛」,點好睛後這條道具龍由一班舞蹈演員舞回利舞台,這個儀式便算結束,接著便排練一場「龍宮拒婚」來招待記者。看完這幕戲後很多記者對我進行採訪,提出很多問題,我對一些記者說:「萬水同源,藝術的表現實在是殊途同歸!只看了一幕,未看全劇很難妄下斷語,覺得他們服裝、頭飾、燈光、舞台設計都很有心意,十分出色,充分給予觀眾美的享受……」
看完綵排已經是下午四點多,我便向羅文告辭,羅文送給我當晚《柳毅傳書》的戲票,看了他全劇的公演,覺得很有新意,它使人有一種尋求突破的新鮮感,這是值得我們借鑑的。他們在劇本上創新,把我歷演不衰的《柳》劇作了大膽的改革。例如粵劇第一場是龍女在雪地牧羊,而他們第一場是龍皇嫁女,由一群水族從觀眾席上把龍女送上舞台,以熱烈的氣氛作一個開頭,打破了粵劇的一開場處於沉悶的局面。通過涇河皇子在迎親時發現龍女三娘,騙取了三娘的龍珠後,才緊接龍女送到涇河邊牧羊,這樣處理先為柳毅與龍女的姻緣埋下了伏筆,可惜龍女牧羊這一場表演情節少了些。頗為不足的是台詞還欠文采,較落俗套。作為一種藝術,不應單純迎合觀眾低級趣味,而被牽著鼻子走。
再者,該劇在服裝、化粧、舞美都進行了大膽突破,使整台戲美觀、大方、新穎。例如柳毅為龍女傳書在路上,他們採用人做背景,加強了藝術渲染力,加強了立體感,使整個畫面很活躍。這種大膽尋求突破精神,對粵劇的傳統表演程式是一種很好的例子。我認為對外來藝術都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藝術不斷地得到昇華,使之更有生命力。九月廿六日我圓滿結束了在港觀摩活動。在訪港期間拜會了一些粵劇老前輩如白玉堂、新馬師曾、任劍輝、白雪仙等。對粵劇改革充分交換了意見,收益不少。
羅文《柳毅傳書》剪報節選
不會強與他人做比較 歐陽珮珊只做自己
娛樂茶座
這段日子對羅文而言,是一次重大的考驗,十五場至二十場的觀眾要看他的演出;還有歐陽珮珊,她必須頂著很有「份量」的頭飾去演好風情萬種的龍女三娘,同樣是一次考驗。
在整個《柳毅傳書》裡,歐陽珮珊的表演不夠羅文重,羅文早說過這個戲是柳毅戲份較吃重的,但他們誰也搶不了誰的鏡頭,因為珮珊的造型也甚具吸引力,魅力是沒法擋的,而羅文的表演,我曾經和幾位戲行中人談過,他們都說:「羅文進步了很多,水袖、身段、台步,甚至關目都做得不錯。」
當然,他們是以粵劇那樣的看他們的演出,歐陽珮珊自言沒有在歌唱方面受過什麼特別訓練,然而聽她的唱,她是有條件當歌星的。
不少人先入為主,拿汪明荃和歐陽珮珊比較,幸而珮珊根本不為此而影響自己。
她說:「從頭到尾我都只做自己,只把自己當成是深愛柳毅的龍女三娘,別的我一點也不想,也不會那麼蠢拿自己和別人做比較的。」
汪明荃也去看過羅文的演出,完場後還到後台祝賀羅文。倒是有人說:「如果她演龍女三娘,未必夠珮珊那麼漂亮動人。」
這或許是真的,反而汪明荃演白素貞更合適,所以要硬拿兩人作比較,那是不公平的。(亞爽)





















